![](http://a.nync.com/.jpg!40)
![](http://static.nync.com/main/images/cungg/cq25-min.png)
以绥江为纽带,以丰富竹资源为特色,树立“圩市罗锅·岭南老街”“水岸梅双·竹栖人家”“都市田园·幸福本策”等五张乡村特色名片,在第三产业引领下,加快一二三产业联动,结合县城的扩容提质工程,统筹城乡发展,推进新型城镇化,全力打好“江韵牌”,做活“竹文章”……
自2015年遴选为省级新农村连片示范建设工程创建县(以下简称“示范片”)以来,广宁县全力推进该项目建设,在充分挖掘各村民俗文化内涵、充分体现岭南特色的基础上,按照“一带五区,一环多节点”的建设思路,将示范片打造成“望得见山、看得见水、记得住乡愁”的竹乡亮丽新名片。
打造“一江两岸”特色旅游名片
位于绥江边的广宁县横山镇罗锅村,拥有丰富竹子资源,是一个有500多年历史的古村。在清代,该村就是绥江上重要的货运中转站,当时广宁的粮米、竹木等货物就通过该村渡口码头发往广州等地,与码头相连是村内一条数百米的石板老街,街两旁至今仍保留着开铺经商的骑楼建筑,见证了当时村民与客商开展商贸的热闹繁荣。
作为广宁示范片重要组成,拥有自然生态与历史文化双重“天赋”的罗锅村,正围绕“圩市罗锅·岭南老街”这一特色名片铺开建设。在注重保留和还原村中原有的历史文化元素的基础上,目前罗锅口正在对该村的渡口古街进行翻新改造,利用现存的20座骑楼建筑,装修改造成商铺、特色客栈、书屋等,打造文旅结合特色旅游一条街。
“今年7月中旬,县旅游局、农办和横山镇政府将在罗锅古街举行首个周末文旅集市活动,重现罗锅墟昔日的繁荣。”横山镇妇联主席程少芳表示,集市将举行复古场景展示、特色小吃、爱心集市、文化雅集等活动,展现古街新韵,届时游客还可以乘坐渡船,饱览“一江两岸”醉人秀丽的自然风光。
随着新农村建设工作不断深入推进,示范片环境得到极大提升,重新焕发活力,逐渐形成以绥江为中轴,包括罗锅村在内的两岸11个核心村为旅游节点的一条环状旅游线路。
目前示范片已有多家旅游公司争相落户,依托翠竹连绵、碧江如练的优美自然风光,整合绥江两岸的竹海大观景区、观竹亭、忘忧岛、雍和里古村落等特色旅游资源,糅合乡村体验、健康养生、自然风光等元素,把“一江两岸”打造成特色乡村旅游度假胜地。
培育主导产业 增强发展后劲
立足特色资源优势,示范片着力培育家庭农场、农民专业合作社、农业龙头企业等经营主体,致力打造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。
近年来,示范片的南街镇丰源村重点发展油茶产业,在县镇政府牵线下,该县广东康帝绿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与丰源村达成深度合作,目前该公司已在丰源村成立广宁县丰源村白花油茶专业合作社,建立一个油茶种植产业示范基地,种植油茶面积300多亩,通过“公司+合作社+农户”的模式,采用保底价回收的方法,实行种苗、资金、肥料、技术全程跟踪发展油茶种植,有效带动村民走进致富行列。
依托绥江两岸拥有丰富竹子资源的优势,广宁以扶持在示范片内60多家竹子加工企业为重点,在横山镇厚溪村成立竹子加工专业合作社,带动村民在门前种竹,为竹子加工产业提供原料,同时传承两岸村民沉积多年的竹编技艺,开展竹编技术培训,逐渐形成集竹子“种植、生产、加工、销售”一体化的竹子加工产业,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。
另外,示范片还重点推动乡村旅游业发展,以第三产业引领,促进一二三产业交融渗透,进一步拉长示范片经济增长点。在丰源村的大洲自然村内,目前已有9间闲置的特色土屋与旅游开发公司初步达成租赁协议,开发特色民宿,每间土屋每年将有近4000元的租金收入。“这些土屋大多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,已闲置多年,如今将这些房屋出租,房子既可得到重新翻新,房主还能有稳定租金收入。”丰源村村委会副主任陈水弟表示,随着村内更多“土屋”变“新房”,加上农家乐、土特产等元素,乡村旅游将得到进一步盘活,他非常看好村的发展前景。
以示范为引领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
目前,示范片已初具规模,初具成效。据广宁县方面介绍,接下来示范片将完善长效管护和运营机制,巩固创建成效,辐射带动并推进全县省级新农村建设工作。
“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发挥新农村示范片建设辐射带动的作用,以发展乡村文化休闲旅游为引领,探索发展‘旅游+’的兴村之路,吸引游客,全力打造示范片‘一江两岸,一环多节点’特色旅游名片;同时将示范片与建设国际大健康特色小镇相结合,大力引进质子治疗中心、绥江沿岸特色文旅、新希望农业综合体等项目,着力把示范片区打造成为一个集现代农业、生态旅游、健康休闲于一体的‘文旅农’融合发展片区。”广宁县有关负责人介绍,下一步,广宁会以示范为引领,辐射带动全县新农村建设,开启广宁乡村休闲旅游的新格局,全面推动乡村振兴。